|     提到柴油车,你会想到什么?      浓烟滚滚的车屁股?声音大?低廉?     确实,印像中的柴油车,多是以农用拖拉机、大卡车、公共交通工具等比较Low的形象出现的。 
     可是,你知道吗?     那些顶级豪车,如宾利Falcon(添越)、玛莎拉蒂Levante、保时捷Panamera都有其柴油版本。     事实上,在欧洲,60%的汽车为柴油车。虽然这个数据近些年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在17年上半年,欧盟 15 国的新车销售中,柴油车仍占了近一半(46.3%)的销售数量。 
     而在中国,柴油车所占比例低得惊人。     低到你路上随便拉一个中国人,问,“你开的车是柴油车吗?” 
     其实,虽然低,其实还是有的,在乘用车的所占比较约0.5%~0.8%。比如04年一汽大众宝来TDI,以及后来小范围的奥迪A6 TDI和帕萨特TDI,还有一些进口车型,比如途锐、奥迪Q7的柴油版。     那么问题来了?     同样是柴油车,为什么在欧洲可以占到60%,在我大中华又只有1%还不到?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谈了这么久,都是在谈车。要想在解决上面关于车的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下面关于油几个问题。     什么是柴油和汽油?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又去向哪里? 思考者:这些都是哲学难题呀! 
  a 什么是柴油和汽油?     从微观分子结构上看,汽油分子是含4~1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和环烃类组成;柴油分子是含9~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组成。     换句话讲,汽油分子比柴油分子小/短/轻。
 左:汽油     右:柴油 
    分子链短,越容易点燃, 所以与柴油相比,汽油更容易和更快点燃。     分子链再短,短到只有1-2个碳原子,那就是气态的甲烷,乙烷,一点就着。 
  b 从哪里来?     柴油也好,汽油也罢,它们不像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它们是有妈的,而且是一个妈,它就是石油(原油)。 
     石油妈通过各种方法(如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生出了石油气、汽油、柴油、煤油、沥青等小孩。     因为石油的产地及炼油技术的差异,汽油与柴油的产品率是不一样的,小唐老师找了几个数据。      中石油:1吨原油提炼汽油0.215吨、柴油0.394吨,成品油率63.7%。     国际水平:1吨原油提炼汽油0.29吨、柴油0.49吨,成品油率80%以上。
     大体,柴油的产出重量是汽油的2倍不到一些。
 
  c 到哪里去?     有些朋友可能已经发现出了不对劲。 
     中石化也好,国外的那些石油巨头也罢。它们都是用石油(原油)来炼油的,出来1吨汽油的话,就差不多还有2吨的柴油。     在中国,汽油都给汽车喝了,那柴油都去呢了?
     小唐老师在网上搜了下,柴油的主要用途包括:大型车辆、农用机械(如拖拉机)、铁路机车和船舰。这些都有什么特点呢?     这里先卖个关子,我们最后来回答。
 
     聊完了柴油与汽油,接下来我们看看车。    作为商品, 车卖的好不好无非受三个因素影响:价格,用得爽不爽,政策。
 
  a 价格     这里的价格,我们还是去关注“油”的价格。     通过对比发现,中国的柴油比汽油价格便宜约7%,而德国则便宜了10.7%。     这些价格是从加油站可以直接反映出来的。 
     除此之外,价格还反映在车子能开的里程上。     加油站加油都是以体积为单位计算金额的,同样体积的汽油和柴油,柴油会重一些,另外,上面提到了柴油分子链长,分子链长热效率就高(耐烧)。     这两个因素使得柴油整体比汽油耐用约20%~30%。     折算一下,在德国,你花7块钱加的柴油,跑的路和花10块钱加的汽油是一样一样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欧洲汽油车卖的好的原因。     可是,有人可能就要问了,国内的柴油也比汽油便宜7%呀,再加上20%~30%的效率,虽说没有德国那么便宜,可也差不了那么多呀?
     这就需要来聊聊用得爽不爽的问题了。
 
  b 用得爽不爽     中国人是很要面子的,很多人选车其实是出于“面子”考虑的,所以会那么的在乎品牌,外观。     而柴油车给中国人总是黑烟滚滚、档次低的印象,所以,为了面子,中国人不大喜欢买柴油车。 
     然而,虽然都是柴油车,可如果你到德国去的话,你却很少看到冒黑烟的情况。为什么?除了发动机之外,主要还是油品的质量。     另外则是方便的问题,很多加油站没有柴油只有汽油,在某些时候,比如马上要到的双十一,柴油偶尔还会闹油荒,加油不方便是我们不喜欢柴油车的另一原因,当然,这个原因有很多政府资源配备的考虑。 
     聊到政府,我们再来看看政策原因。 
  c 政策     讲政策,环保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小唐老师在网上找了一些数据分享给大家。
 
     13年年底新京报刊登了中科院的研究,数据显示,北京大气主要污染源PM 2.5的影响。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只占了4%的比例。 
     而重庆的数据,与北京的相比有些差异,如上图,乘用车的比例为10%(汽油),大型客货车则占到11%(柴油)。     总量不多的柴油车(占机动车总量12.6%),对于主要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9.0%和99%以上。     虽然占整个污染物的比例不高,但是如果要拿机动车开刀的话,柴油车自然首当其冲。
 
     2017年10月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6省的各城市禁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和国内柴油车黑烟滚滚的印象既然不同,由于欧洲市场的柴油车发动机大多采用了先进技术,再加上高品质柴油燃料,在欧洲,柴油车的污染反而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了。     这也造成了中国柴油车少,欧洲柴油车多的局面。     上面的解释看上去很美。但实际都回避了个问题。     为什么中国不能像德国一样,提升柴油油品,提高柴油油价,让柴油车与汽油车一起竞争?而是通过政策呀、柴油加油站配置等要素对柴油车进行限制。
     这就要回答我们之前卖的关子那里了。 
     柴油的主要用途包括:大型车辆、农用机械(如拖拉机)、铁路机车和船舰。这些都有什么特点呢?     它们涉及到农业、军工、公共交通,这些本来就是掌握在国家手中或者鼓励发展的。     欧洲鼓励柴油车发展用了两个方法:降柴油油价与提升柴油油品。     中国不鼓励柴油车发展(本来就柴油就不够用),其逻辑应该是升高柴油油价与不提升柴油油品。     前者会误伤上面提到的行业,后者大家通过黑烟相信已经见到了,所以才会出现现在的局面。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你的阅读。
 
     如果想获取更多文章,可长按下面动态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右上角小人头后,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