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说,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消费者有了自己都搞不清状况的诸多选择。    如何吸引到消费者,看看各大主机厂是如何宣传自己的? 
 
     “奥拓最大的敌人是谁?”
     “大众。”
     “为什么?”
     “因为它要打死奥拓(Das Auto)。” 
     上面的这个段子以后听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现在电视上大众的广告已经变成了Volkswagen(车之道,为大众)。
 
     这个变化很有意思,也很有内涵。 
     大众汽车,这里面有两个词,一个是大众(Volkswagen),一个是汽车(Das Auto)。     Das Auto自2007年开始启用,是为了体现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的能力,即“只有我们可以定义汽车”。     一股除了我,还有谁的霸气顿时侧漏出来~ 
     然而,随着新能源车、互联网车等概念的引入,车已经不是以前的“车”了,只强调在“车”方面的能力已经不够了。     新的宣传语Volkswagen(大众)的侧重点已经发生变化了。如果说Das Auto呈现出的是舍我其谁的霸气,Volkswagen(大众)显得更加的谦卑与务实,其重心转变到客户——“大众”身上! 大众:我只在乎你哦!     “大众”:我惊呆了! 
 值得一提的是,宣传语的变化与2015年大众的“排放门”不无关系。 
 
  a 雪佛兰     “未来 为你而来”、“热爱我的热爱”,这是通用旗下最大的品牌“雪佛兰”的宣传语。     看到上面的两句话,感受如何? 
     是不是有种年轻、活力,并且四射的感觉。     一股青春、热情的画面感扑面而来有没有!!
 
     这其实与雪佛兰的品牌定位息息相关。     1908年,通用汽车创始人威廉姆·杜兰特(William Durant) 在一次环球旅行途中,在一家旅馆的墙纸上发现了一个“金领结”图案,当时它就觉得很有意思。 
     后来,他想设计一款面向大众的汽车,就邀请瑞士赛车手兼工程师雪佛兰(Louis Chevrolet)帮助他。     谁知道,这家伙设计出来车身宽大、价格昂贵,欧洲款的车(如下图),销售自然不佳。 
     老板一看不行,就改用了更简洁和经济的设计,定位与低价车相竞争,以提高销量。后来,大获成功。虽然更改了设计,但是他还是保留了原设计师雪佛兰的名字。 
     至于LOGO,自然是宾馆看到的“金领结”。 
     “简洁”与“经济”,这就是年轻人喜欢的车!
 
  b 别克     别克的品牌同样悠久,其品牌标语“心静 思远 志在千里”,一听就知道是文化、有底蕴的。     LOGO中三把刀/盾依次向上,传达出别克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品牌个性。 
     别克车给人的感觉是马力大、实用性强、成熟稳重,当然价格也要贵上一些。     这些要素集中在一起,一股商务气息油然而生。
 心静 思远 志在千里 
 小唐老师坐过次数最多的商务车GL8,也是别克旗下的一款经典产品。 
 
     相传,Ford的创始者亨利·福特特别喜欢动物,所以LOGO中将Ford的英文画成一只小白兔的图案(但恕小唐老师眼拙,怎么都没看出哪是小白兔)。 
     福特大叔喜欢动物,还可以在它旗下的另一款车——野马的LOGO上可以看出来。
 
     这些动物的共同的特点就是跑得快,闲不住。     所以,它的“进无止境”标语就呼之欲出了。
     “进无止境”一方面诠释了汽车“运动”的特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司不断进取的一种精神。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各位朋友不要觉得小唐老师在恶搞。这句接地气接到甚至有些山寨的话正是丰田的宣传标语。 
     丰田的这句标语可以分两段来解读。     车到山前必有路,体现了其丰田车质量(皮实耐用)的自信。     确实,丰田陆巡系列越野车在高原雪地(如西藏),战乱地区(如中东)都可以搞定,其内涵是:再难开的路,我们的车都能开(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隐含了全球销量第一的得意。         虽然大众和丰田争了很多年第一,但在近期内还是很难超过丰田。在利润方面,丰田更是全球利润最高的汽车企业。 
 
     本田这个在日本战后废墟上迅速崛起的品牌,有着很浓的传奇色彩。     1948年,那会的本田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家,依靠“梦想的力量”,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在小型通用发动机、踏板摩托车乃至跑车等各个领域都拥有独创技术。 
     本田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曾经说过:“虽然我做的事有99%都失败了,但多亏那1%的成功,才成就了现在的我。”     虽然在讲“梦想”,但梦想释放出的“力量”,何尝不暗含对汽车力量的源头——发动机的自信,要知道,本田可是靠发动机起家的。 
 
 
     上面的LOGO熟悉吗?但小唐老师相信很多朋友并不了解其中的内涵。
     “NISSAN’是日语 “日产”两个字的罗马音形式,即日本产业,后面的圆圈表示日本(看日本国旗),突出了所在的国家的。     日产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辆轿车被称为 “脱兔”,采用了 “达特”(DAT)商标。 
     “达特”取日语 “脱兔”两字的发音,意思是跑得很快的兔子,以此来形容汽车跑得快。     而进入中国市场后,与丰田一样,它的标语非常接地气——“古有千里马,今有日产车”。     从兔子到马,和福特非常相信,不知道日产的创始人田建治郎是不是也很喜欢小动物。 
     日产新的品牌主张——“技术日产,人·车·生活”。     都说“营销的丰田、技术的日产”。日产的技术在日系车里是很有底气的,比如发动机,大名鼎鼎的VQ发动机、神一般的VR发动机、从小排量到高性能,都是出自日产之手。     这也是为什么日产提出“技术日产” 标语的原因。 
 
 
     早些时候流行过这么一句话, “坐奔驰开宝马””。     为什么坐奔驰?因为坐着舒适。
     为什么开宝马?因为开着爽得很。
     宝马的“驾乘乐趣,创新极限”讲得就是这种爽。 
     为什么宝马车开着比较爽?     因为其具备充沛的动力、极快的油门响应,良好的刹车系统、精准的转向系统。     比如动力,坚持前置后驱形式,严格考虑前后配重,发动机的位置趋中,保证了整个车身的重心能在一个最平衡的状态。     发动机采用电子气门技术,从而改变在不同转速下,车辆的气门开度,兼顾扭矩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而在油门响应方面,宝马采用了双涡管增压技术,搭配缸内直喷以及一套水冷箱,有效地节省了进气时间,提高了油门的相应速度。     开宝马,自己的一动一念,宝马都能快速、精确的体现出来,“人车合一”讲得就是这种感觉。
 
 
     奥迪曾由4家公司合并而成,其LOGO中的四个圆环,代表着合并前的四家公司,这些公司曾经是自行车、摩托车及小客车的生产厂家。     奥迪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收购重组。直到1980年,其永久四驱系统技术的应用挽回了这一切。     接下来,奥迪车在各类车赛中多次封王,打出了口碑,为奥迪重返豪车舞台奠定了基础。 
     “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是奥迪在上百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已不再满足去玩冷冰冰的科技(技术),而是以“让艺术成就科技之美”的设计理念,突破科技,打造出了一系列魅力四射的“移动的雕塑艺术品”的宣言。     奥迪的设计是艺术的,它强调统一,比如造型与功能的和谐统一,领先技术与经典设计的完美统一,最终打开不可思议的未来之门!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欢迎你的阅读,如果你的爱车品牌没有在上面提到,请留言告诉我们,小唐老师负责补充。 
     如果想获取更多文章,可长按下面动态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右上角小人头后,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