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研网CHEYAN.net 首页 资讯 行业评论 查看内容

小长假出行调查:纯电 插混 增程 谁是好帮手

36 0 2025-10-16 08:27 发布者: 茶林黄Charlin 原作者: 赵建国中国汽车报网

  今年以来的市场数据表明,在纯电、插混、增程三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正在呈现“纯电向上、混动向下”的局面,纯电车型告别之前的低迷状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而此前高歌猛进的增程车型销量增幅则出现明显下滑 ...
  今年以来的市场数据表明,在纯电、插混、增程三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正在呈现“纯电向上、混动向下”的局面,纯电车型告别之前的低迷状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而此前高歌猛进的增程车型销量增幅则出现明显下滑……市场是技术的试金石,用户在出行中的体验会引导他们去选择合意的新能源技术路线,而假期出行的驾驶体验,更能直观反映消费者的真实感受。
  今年的国庆小长假长达8天,更多“自驾族”选择了“说走就走”。旅途中,车主们驾驶的各类新能源车是否顺手?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的供需问题是否已经解决?纯电、插混、增程,谁是出行路上的好帮手?就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配套完善+“按图索骥” 纯电自驾出行越来越“丝滑”
  10月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庆8天小长假期间,累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预计19.41亿人次,日均2.43亿人次,同比增长7.1%。这个庞大的出行数字背后少不了新能源汽车的身影。那么,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这个国庆假期会否让充电桩再次变得捉襟见肘?纯电车型以往被诟病的续驶里程和充电难题是否因此重新抬头?
  “本以为北上的车会比南下的少,但实际路上的车还真不少。”纯电动车主窦勇告诉记者,9月30日下午,他开车带着家人从石家庄出发,到京哈高速接近凌海服务区时车辆提醒要充电,当时不过晚上8点多,服务区的充电桩区域却已经排队叫号了。从现场情况看估计要等两个多小时,于是窦勇在手机App上重新查找附近的充电桩,跟着导航从前方出口下了高速路找到一个充电站,最终顺利充上了电。与窦勇的情况类似,纯电车主邵先生在从北京返乡路上也遇到充电排队的情况。“至少要等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现场停了两排待充电的车,大家都很着急,有人还因为插队发生了争执。”邵先生告诉记者。
  窦勇认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车排队充电现象有一定的人为因素,一些车主宁可排队也不想下高速路去附近找充电桩,这不利于充电设施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果都能自觉去找附近的充电桩,可能就不会造成排队充电的情况,客观上大家都能节约时间。窦勇的“另辟蹊径”虽不是避免充电排队的主流做法,但也提供了一种思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纯电车主出行还算顺利,即使遇到排队充电情况,也能依照自己积累的出行经验,巧妙化解困境。
  “每次小长假,我都会开电动汽车带家人回河南老家,这次回家路上充电还没遇到排队的情况。”自驾出行的邵杰说,他自己的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约670公里,从上海到郑州约950公里,一般中途要充一次电。他告诉记者,以往遇到过充电桩标注120kW实际只有60kW的情况,充电慢很耗费时间,但这次看到了一些新变化,不仅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有所增加,而且快充桩数量比以前多了,还出现了移动充电车,“一辆充电车可以同时为4辆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比以前更便捷”。
  “有备才能无患,自驾出行要事先做攻略,才能避免路上‘充电难’的尴尬。”国庆假期从云南大理开纯电动车到上海旅游的车主王珉介绍,有的手机App上就有“行程规划”功能,输入计划起点和终点地名,会自动规划路线,车主也可以提前查找和规划沿途充电站点,可以将高速服务区或国道、城市充电站就近进行编组,如果遇到高速公路服务区排队充电的情况,可以立即去找编组内附近的充电桩,基本可以确保全程都有可靠的充电保障。他这次一路上没有遇到排队充电的情况,按照计划顺利到达了上海。
  事先规划路线、“按图索骥”标注充电站点,是多位新能源车主的自觉意识。“我开纯电动车从广州自驾去西藏阿里,途中充电都没有问题。”纯电动车主熊先生告诉记者,单程5000公里左右的路程,同方向的车很多,但都不难找到充电站或充电桩,也没有遇上排队充电的情况。“无论是在318国道还是在西藏,开纯电动车都无后顾之忧,拉萨、阿里等地的充电桩很多都是新建的,甚至有不少直流快充桩。”他说。
  熊先生是第一次开电动车去高原,让他感到惊奇的是,因为高原地区的空气阻力小,电动车的续驶里程表现竟然比平原地区要好得多,相应地,也就省电得多。“电价也很便宜,总体上使用费只有燃油车的1/10,且操控感和智能化表现很好,开上电动车之后,再开家里的那辆燃油车反而不习惯了。”他说。调研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燃油车每公里费用约0.6元,而电动汽车每公里成本最低仅0.06元,往返1000公里可节省500元以上。
  “从已发布的数据来看,这次假期自驾出行的人数占比最高,开电动汽车自驾出行成为热门选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从今年国庆假期自驾出行的感受看,电动车主对“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的担忧大幅缓解。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充电设施等方面的进步,更凸显了电动汽车在推动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中的巨大价值。
  插混车:双动力带来续驶无忧 也带来成本、体验困扰
  数据显示,今年1~8月,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615.8万辆,同比增长46.1%,而2024年的这一增幅仅为15.5%;今年1~8月,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为346万辆,同比增长22.8%,而2024年这一增幅高达83.3%。记者调查了多位插混车主国庆假期的出行体验,或许从中可以窥得插混车辆销量增速下降的一些原因。
  “这次开插混车去乌鲁木齐看刀郎演唱会,顺路游览10月最美的新疆,一路上充电加油都很方便。”北京车主陆小刚告诉记者,他的插混车型纯电续驶里程近100公里,满电满油续驶里程近1100公里,此次旅程近3000公里,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乌鲁木齐市内及附近的充电桩很多,充电很方便,在市区及附近活动采用纯电模式完全没问题。但这次为了赶时间,长途路上还是加油的时候多,总体算下来,综合使用费用仍然优于燃油车。”陆小刚说。
  不过,在肯定插混车优势的同时,也有插混车主感受到了困扰。“续驶无忧是插混车的优点,但也有体验感不足之处。”车主韩峻表示,他的插混车纯电续驶里程近200公里,满电满油综合续驶里程可达1500公里,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跑长途都堪称无忧,但是因为插混车型搭载了电动和燃油两套驱动系统,所以如果电池没电使用燃油的情况下,相对比一般燃油车更费油,而且在使用燃油驱动的情况下,发动机噪声也会随之而来。“几年前购买的插混车型很多没有快充功能,只能耗时4~6小时左右进行慢充,跑长途时基本不会选择去服务区充电,因为太耽误时间。”他告诉记者。
  自驾从武汉到福建的插混车主刘东感受到了另外的不方便,他表示,插混车型由于集成了发动机、电机双动力系统,其结构比传统燃油车还复杂,这直接导致保养项目的增多和保养成本的上升。“除了传统燃油车的机油、机滤更换等项目外,插混车型还需要对电机冷却液、电池管理系统等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如此一来,插混车型的单次保养费用通常比同级别燃油车高出30%~50%。”他说,如果电池过了保修期出现故障需要更换,不仅过程繁琐而且费用较高。
  “虽然跑长途有优势,但插混车型应该是过渡路线。”在从广西自驾到成都的车主陈子洋看来,由于双动力等原因,一般插混车型售价要比同级燃油车贵几万元,而且在二手车市场,插混车型的保值率普遍较低,尤其是在当前技术进步较快、车型迭代周期缩短的情况下,插混车型的保值率更低,新车使用3年后保值率仅为40%~50%,而同时期的传统燃油车保值率则能达到60%~70%。因此,一些插混车主在置换车辆时便不再选择插混车型。他认为,如果未来几年性能更好的全固态电池上车,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也能超过1000公里的时候,插混的长续驶优势可能将不复存在。
  “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体验和看法越来越理性、客观了。”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表示,插混车型没有对充电桩的完全依赖,可以减少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的情况,对于长途出行、充电桩布局不足,以及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等场景都有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提到的不足之处,他认为,近年来一些头部车企在不断提升插混车的性能,插混车的发动机效率等方面的技术会不断进步,总体上使用费用优于燃油车,售价也在不断下行,且具有一定的减排效果,所以,未来插混与纯电、增程等新能源技术路线有可能长期并存。
  增程式:“大电池+小油箱”提升驾乘体验
  增程式曾经是争议较多的新能源技术路线,发展过程也较为曲折,在经历了过去几年销量增速飙升的高峰期后,今年以来,增程式车型的增幅出现了明显下滑。数据显示,今年1~8月,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为10.3%,而2024年这一增幅高达78.7%。尽管如此,记者采访的多位增程式车主仍然看好其后续的发展,他们认为,长途自驾出行,增程式是最无忧之选,尤其新款的增程式车型,因采用“大电池+小油箱”的结构,逐渐弥补了之前车型的不足,因此会越来越受消费者追捧。
  车主黎先生表示,他的增程式车型纯电续驶里程为265公里,满电满油可达1600公里,从杭州到重庆的1500公里,几乎全程不用充电加油。但他中途还是在酒店附近的停车场利用后半夜的时间充了一次电,由此,使用纯电行驶的时间拉长,收获了良好的驾驶体验,也降低了费用。
  “过去有车主说增程式的馈电油耗较大,但近两年新款增程式车型在这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在自驾出行途中休息的增程车主金岚告诉记者,现在的新款增程式车型基本都是“大电池+小油箱”,纯电续驶里程大多在120~450公里左右,他的增程式车型就是纯电续驶450公里、满电满油续驶里程1500公里。“日常行驶全用纯电模式,基本一周充一次电,即使是在长途路上,馈电油耗也只有5升左右,与燃油车百公里8升左右油耗相比仍然有很大优势。”他说,“而且450公里的纯电续驶里程已经接近一些纯电动车,这次出行一直使用纯电模式,临出门时加的半箱油基本没有用过。所以,下次换车还是会选增程式。”
  对此,已经自驾到达武汉的况君也很认同。“以前开油车,每个月光油费就要数百元,现在换了新款增程式,日常上下班用纯电,一个月电费也就几十元,用车成本大幅降低。”他说,在长途出行中,既有充电桩做保障,又有燃油增程器做后盾,让他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而且400多公里的纯电续驶里程,基本可以媲美纯电动车的驾乘体验,没有传统燃油车换挡时的顿挫感,也避免了插混车型油电切换时的突兀感,每一次加速都行云流水般顺畅。
  “有人说增程式没有快充不方便,那是前几年的老款车型,现在新款车型大多配备了800V快充,十几分钟就可以充到80%。”自驾出行的车主杨彬彬表示。不过,他也指出了增程式车型的一些不足之处。“在高速路上行驶,如果使用燃油模式,车速越快能耗就会越大。同时,由于搭载了增程式发动机和电机,车辆售价仍然较高。再就是与插混类似,保养费用较高。”他说,增程式车型的结构比插混车型简单,总体上比插混车型有优势。
  “增程式车型的增长并非徒有虚名,它背后反映的是真实的市场需求。”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认为,增程式车型的受众多为家庭用户,注重出行品质,对续驶里程敏感但对价格不敏感。更为重要的是,增程式车型用户都对纯电动车型有一定好感,但在续驶里程上的优势让这些用户最终倾向于增程式车型。
  高速路充电“三国杀” 考验充电资源的分配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消息显示,10月1日零时至10月8日24时,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次数共计516.9万次,充电量达到12287.32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1535.91万千瓦时,是今年平日的2.59倍,比今年“五一”假期增长23.61%,比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73%,创历史新高。过去几年,不少消费者反映,一到假期,高速路服务区争夺有限充电资源的现象便时有发生,纯电车主对此表达了不满,插混、增程车主认为充电是自己的权利。那么,今年的出行路上,是否仍出现纯电、插混、增程三种车型“抢”充电桩的“三国杀”情况呢?消费者的诉求又是什么?
  “节假日出行路上,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桩的确是最抢手的‘战略资源’。”窦勇表示,前几年他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在服务区着急充电的时候,排队充电的队伍中有不少是插混车和增程车。他认为,这些车明明可以加油,却还要来与纯电动车争抢充电桩,实在是不合理。他也曾经看到插混车主与纯电车主就此进行交流,插混车主觉得自己的车也是新能源汽车,使用充电桩无可厚非;而纯电动车主则称自己的车没电就寸步难行,插混车随时可以加油,在充电桩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插混车应该让纯电动车先使用充电桩。
  “都是新能源汽车,没有必要去计较,如果有排队充电的情况,大家安心排队就好。”陆小刚认为,如今新能源汽车各技术路线在市场上公平竞争,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对充电设施的使用权利也是平等的。如果是老款混动车型一次充电需要数小时的话,的确会耽误些时间,但现在一些插混、增程的新车型都已经具备快充功能,和纯电动车充电时长并无差别。他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充电“三国杀”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对此,也有车主认为应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充电需求,而不是互相抱怨。金岚认为,自驾出门在外,时间很宝贵,现在高速路、国道沿途的充电桩并不少,没必要一味排队。“出行路上既要合理规划,也要靠自己多动脑筋来应对,才能提高出行效率。”他说。
  还有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主建议,如果出现3种新能源车“抢桩”的情况,服务区可以实行阶梯电价+服务费的做法,在充电高峰尤其是排队时提高费用,这样一来插混、增程车型的车主就会在充电和加油之间进行权衡;另外,服务区是否可以划分纯电、插混、增程3个充电区,这样就可以避免纠纷。他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充电桩企业应该从总体布局上统筹考虑,既要合理布局充电基础设施,也要在节假日充电高峰时段调配充电车等移动充电工具及时应对。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速,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充电桩数量已达1734.8万个,稳居全球第一。“尽管还有布局不合理的情况,但总体数量已经不少,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曹鹤认为,一些新能源车主习惯于在服务区排队等待,也有新能源车主会主动寻找解决办法,车主要打破惯性思维,用好用足充电设施资源,才能在假日自驾出行路上有更好的体验。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生事物和未来发展方向,必然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姚春德认为,打通堵点、解决痛点,才能为产业发展和用户出行提供便利。一方面,要在助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持续优化的基础上,提升各类新能源车的效能,以更低的用车成本、更便捷的用车体验回馈用户;另一方面,充电补能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要持续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并且要灵活运用固定、移动等多种方式,力求为所有新能源车主解决实际问题。如此,不仅能使各类新能源车主在节假日出行路上获得更好的体验,也能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相关阅读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