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婧婧昨晚打来电话,情绪很激动,看似是向我求安慰,实则是对HR职业的讨伐。 
 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目标公司的招聘需求,匹配度高达90%以上。 
 结果却被拒之门外,没能拿到offer,这让她开始质疑HR面试的专业性。 
 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陪她做面试复盘,这才发现问题所在。 
 原来这家公司的HR,一直揪着她频繁跳槽的问题,对她进行灵魂拷问,有股刨根问底的味道。 
 而她自己心里也有“小算盘”,说起来也是985的高材生,但四年换了三份工作,确实有点频繁。 
 其中还有两次并非她主动想离职的,在回答时就做了模糊处理,没想到因此捅了篓子。 
 这种情况在面试中,也比较常见。当HR问起,你为何每段工作时间都不长? 
 有些求职者就会有压迫感,仿佛有被审判的感觉,回答起来就会慌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甚至会觉得这是一道“送命题”,如实回答怕HR主观判断,瞬间丢掉机会;遮掩回答HR又未必会相信,弄得左右为难。 
 实际上,只有弄清楚HR对此问题穷追不放的原因,做到“有态度”的回答,才能让面试官放下心中芥蒂。 
 01 “闪辞族”的出现,HR的噩梦开始 
 前不久,我去参加了一场HR活动沙龙,主题是“新形势下,HR该如何开展招育用留工作”。 
 现场小伙伴是来自各行业的HR,都是抱着开放的学习心态,看能否收获新的专业视角。 
 没想到在后半段的开放讨论环节,一不小心就变成了HR的吐槽大会。 
 “现在的年轻人呀,真不知道咋想的,几个月换一份工作,跳槽速度太快了,我这招聘留存率想达标,遥遥无期呀!” 
 “好不容易有个用人部门满意的,赶紧招进来,千辛万苦培养了两个月,人家拍拍屁股走了,我这个招聘HR却成了背锅侠,你说冤不冤?” 
 “面试时一定要看清楚,闪辞族真的不敢要,宁可错过也不要自找麻烦,怕了怕了。。。” 
 从HR的视角来看,他们也很无奈,有些公司对招聘HR的考核指标设定极为苛刻,会把试用期留存率、年度留存率作为评估HR工作质量的关键标准。 
 对于HR来说,他们也知道,当前涌起的各类新兴行业,人员频繁流动也是现状。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谁也不想反复同类犯错。 
 所以,当他们拿到求职简历时,就会很关注求职者每段工作时间。 
 还会在面试中,围绕频繁跳槽问题去展开提问,目的是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做出理性的判断。 
 02 追问频繁跳槽原因,考察求职者稳定性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在领导者做出的所有决定中,没有什么比选拔人才更重要了。” 
 想要遴选到合适的人才,除了与工作相关的能力素质、知识和经验要相匹配,还要重点考察候选人的稳定性。 
 毕竟从公司运营的角度,人力成本也是一项重要支出。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公司是难以接受心思不定的“闪辞族”。 
 当HR看到一份平均每段工作时长不到一年的简历时,他们会去揣测三种可能性: 
 求职者处于工作迷茫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工作;又或者是抗压能力差,遇到问题就习惯性跳槽;求职者能力待评估,又或者性格有缺陷,会不会是被公司辞退的;求职者运气不好,进一家公司倒闭一家,从玄学上要谨慎录用;
 不管哪一种揣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评估求职者的稳定性。 
 但从目前的就业大环境来看,公司运营困难、大幅裁员等现象都较为普遍,主动离职也好,被动离职也罢,频繁跳槽有时也在所难免。 
 
 03 高情商的求职者会这样说 
 在面试中,当HR问到频繁跳槽问题,求职者到底该如何解释呢,看看高情商的求职者会怎么说? 一是正面表达,坦诚沟通。 
 当HR问到离职原因时,不要想着随便找个理由糊弄过去,不然结果只会弄巧成拙。 
 因为若你面试的是中高层岗位,公司在录用时会启动背景调查程序。 
 背调时信息出现偏差,那便是诚信问题,自然无缘offer。 
 就算你面试的是普通岗位,微表情心理学可是HR的必修课,想要糊弄过关,也并非易事。 
 既然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正面表达,坦诚相待。 
 如果是客观原因,比如业务转型、部门解散、公司倒闭等,大可以如实相告,并无不妥。 
 如果是个人原因,则需要巧用话术,给出相对能被接受的解释。 
 比如,从情理的角度去回答,家人需要照顾、误判创业公司的情况,工作内容偏差太大等。 
 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要凭空捏造事实。 
 这也变相提醒我们,离职要慎重,不要有“黛玉心态”,半点委屈都受不住。 
 二是主动“亮剑”,告知规划 
 既然需要坦诚面对,就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以选择主动出击,告诉面试官,虽然跳槽很频繁,但是很无奈,很多是基于自己的职业规划。 
 描述工作履历时,要强调自己做出的选择,是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无论是纵向提升还是横向轮换,都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 
 再者,所有的工作经历都是成长的财富。 
 虽然踩了一些“坑”,但更清晰了自己的规划,知道什么样的平台和岗位更适合自己,也知道了自己的擅长所在。 
 还可以告知面试官,自己的短期规划,比如入职后1-3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三是强调求职意愿,适度展示优势 
 面试中,“表忠心”很土,但很有必要。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求职者要强调自己愿意长期为公司服务的意愿,突出稳定性,打消面试官疑虑。 
 在回答时,可以稍微取巧一些,最好能举例子、摆事实,拿出充分的理由,证明你与岗位的高度匹配度。 
 举个例子,你想去面试人力资源的绩效主管岗位,但你有频繁跳槽的经历。 
 这个时候,在回答时就要非常取巧。 
 可以谈谈你对绩效的见解,讲述过往在推进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及客观遇阻现象,期待能够换一个重视绩效管理的平台。 
 要知道,一般把绩效岗位单独列出来招聘,公司一定是非常看重绩效管理的。 
 尽管我们有应对面试官提问的良策,在此依然要建议跳槽需谨慎。 
 否则,频繁跳槽只会令自己永远处于“试用”阶段,这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跳槽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跳槽。 
 愿你三思而后行,做出更利于职业发展的选择,这才是正确的跳槽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