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经验] 如何变得更有说服力?

[复制链接]
查看1332 | 回复0 | 2022-7-12 22: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前言
我小孩很调皮,同时还有些莽撞,身上经常是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因此,他每次在外面乱跑时,我都忍不住要提醒他:“别乱跑,小心撞着!”
但他没一次会听,该跑还是跑,该撞还是撞,大不了撞完后哭一通,再继续跑、继续撞、继续哭。
93aec735ddab8b20fa2eeab364c797e5_1080x718.png
于是,我的心中早就将他归为了“不听话”的那一类小孩。
可我参加了一次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后,却发现他很听老师的话。
同样是乱跑,老师跟他说:“小狗奇奇乱跑,结果怎么样了?”
他回答:“腿摔断了。”
老师继续说:“所以,我们该怎么做呢?”
他继续回答:“不乱跑了。”
然后就停下来了。
幼儿园老师说服我小孩不乱跑的这个案例,虽然简单,但却完整包含了说服力的四个密码:
1、说服内容
老师用的不是否定的制止方式,而是引导孩子自己选择停下来的方式。
2、说服渠道
老师采用的是现场说服,而不是视频或电话说服,这个渠道的说服效果最佳。
3、说服对象
对于缺乏理性思考能力的小孩,老师采用的是故事的线索暗示,而不是我采用的理性说服。
4、说服者
幼儿园老师的身份,比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更有权威感,孩子也更愿意听。
掌握好了说服力的这四个密码,上至80岁老人,下至3岁幼儿,估计你都可以从容说服。
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解读下这四个密码。
01
说服内容
我们都听过一句俗语:同样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起来;也能把人说得跳起来。
这句俗语充分说明了,说话的不同,对一个人说服力度的差距之大。
那什么话容易让人笑,什么话容易让人跳呢?
一般来说,赞美的话容易让人笑,而批评的话容易让人跳。
这是因为,我们天生喜欢被赞美,讨厌被批评。一旦被批评,内心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对抗批评者。
因此,想要更有说服力,首先就要学会对别人减少批评,增加赞美。
跟「多赞美」类似的说服内容技巧还有很多,我给你再分享四个很常用的:
▼ 1、同类相吸现象
项目出了问题,你需要对方积极来做整改。
说话时,如果你用“你要怎么怎么做”这样的说法,对方愿意整改的概率就不高了。
因为这样的说法,将你和对方划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方,对方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但如果你改成 “我们可以怎么怎么做”的说法,对方就更容易接受了,因为“我们”代表了你和他是一起的。
这个背后的原理,就是社会心理学里的「同类相吸现象」。
同类相吸说的是,我们会对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产生同理心,也更乐于帮助他们。
所以,我们在跟说服对象讲话时,可以多用“咱们”“我们”这样的词语,在言语上让对方觉得你和他是同一阵线的。
▼ 2、Yes!And…
公司觉得现在中午的休息时间太长了,需要你去说服同事们接受中午的休息时间压缩半小时。
这件事损害了同事们的个人利益,肯定会有很多的反驳声音。
如果同事们提出意见后,你直接反驳:“你们这么说不对!”
或者你稍微温和点,先同理再否定:“是的,你们讲的我理解!但是…”
这两种说服内容的效果是不是都不太好?
但如果你改成下面的说服内容:
“是的,你讲得很有道理!我100%认同。” —— Yes!部分
“同时,中午少的半小时休息时间,我们可以获得两个更有价值的收益…” —— And… 部分
这种「Yes!And…」的讲话方式,是不是同事们就更能接受了呢?
7cbd5176b8b93a29fa3cab1b03ce7130_1080x720.png
Yes代表接受,就是同意对方说的话,And是在Yes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话。
这个背后的原理是,我们除了天生喜欢被表扬外,还天生喜欢被认同,讨厌被否定。
一旦被他人否定,我们大脑就会自发地启动防御模式,对别人讲的话开始挑刺和找毛病,以便回击回去。
因此,要想说服别人,就不能让对方产生被否定的心理,要在对方觉得被认同的感觉下,再加入自己想说服他接受的内容。
▼ 3、承诺一致原则
有些销售做得好的商家,在你点单时,会问你:“您是要加一个蛋,还是两个蛋?”
大多数顾客往往因为惯性思考,脱口而出“加一个蛋!”
之后哪怕反应过来,后悔了,也会因为做出了承诺,而继续买单的。
这个销售话术得逞的背后原理,就是「承诺一致原则」。
我们人类有一种共性的心理机制:不允许自己去做一件错的事情,或者是不值得的事情。
所以,一旦承诺或做了某事,我们就会千方百计地找各种方法,让自己的认知(态度)与自己的行为保持一致,也就是所谓的承诺一致。
这个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因为能诱导我们的行为,所以被大量地应用在各类说服上。
▼ 4、登门槛效应
我最近遇到了某家银行,给我推销信用贷款。
电话接通后,对方的第一句话是:“先生,您好!我是xxx银行的,您这会有1分钟时间吗?”
我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事,而且只需要一分钟时间,就回复有1分钟时间了。
对方继续说:“我们有一个年化利率打2.2折的产品,30秒就能介绍完,我给您讲下,可以吗?”
之前一分钟的时间已经同意了,现在总不能说30秒时间都没有吧?而且我也好奇,什么产品的利率能打2.2折这么低的折扣,就又同意了。
之后,她给我足足介绍了有10分钟,我竟然从头到尾听完了。
8ec7615524f3ffce493e8df51e947627_1080x655.png
平时,我接到的这类电话,一般开头就是“先生,您好!我们有一个月息3厘的产品….”
我一般不等对方说完,直接就回复“谢谢,不用!”,然后挂掉了。
但这次的电话,以一个特别容易接受的初始条件(1分钟电话时间),成功攻破了我的防线。
这个背后的原理,就是著名的「登门槛效应」(类似的说法,还有“切香肠”)。
它的核心是制造最小启动点,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初始条件,之后再一点点加码,直至对方接受原先第一反应不想接受的事。
以上就是5种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用得很频繁的说服话术,也很有效,你可以多试试。
02
说服渠道
说服内容如果有了改进,我们的说服力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如果再加上说服渠道的配合,那就更如虎添翼了,一些平时光靠说服内容无法说服的人,在特定环境下,也会被你说服的。
比如,一些奶茶店开业时,都会专门花钱找人来排队。
不少人本来没准备喝奶茶的,但一看这么多人排队,心里就觉得这家奶茶店肯定有特殊之处,在好奇心驱使下也就买了一杯了。
4f7413bcebaee61a0b10c1a4d15bdaa3_640x427.png
这就是渠道对说服的价值。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场的说服作用大于影像,影像的说服作用大于音频,音频的说服作用大于文字。
因此,正常情况下,你对说服渠道的选择,可以按“现场>影像>录音>文字”这个默认排序来。
这个排序也被无数的营销活动所证明了。
比如,大金额的商品,一般都优选现场的说服渠道。
像现在楼市下行的情况下,一些楼盘又开始花钱雇人扮做购房者,在售楼处营造出热销的现象,以说服真正的购房者赶紧落定下单。
卖成功学课程的,都会优选现场的会销(会议销售),通过现场热烈、煽情氛围的营造,让一些平时理性的人,也会冲动地缴纳几十万、上百万的学费。
再比如,现在很火的直播带货,为何对销售拉升很有作用呢?因为它是现场渠道的模拟。
直播虽然相较于线下的现场,在气氛的烘托上略有差距,但已经具备了现场说服的核心作用,超越了视频、音频和文字。
所以,考虑到技术手段的升级,最新的说服渠道的排序应该是:现场>直播>影像>录音>文字。
同时,我们也要留意下,对一些特定内容,不适合以上的渠道排序。
比如,对于难理解的信息,书面表达的说服效果就好于视频和直播,因为文字有其独特的优势:
  • 更容易反复重点回顾
  • 更有助于抽象思考和深入理解

03
说服对象
说服内容和说服渠道,都是无差别的说服方式,也就是无论面对的说服对象是谁,我们都会这么做。
这种无差别的说服方式是有效的,因为这些说服内容和说服渠道,都是针对人类普遍性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思维惯性开发的。
所以,掌握了说服内容和说服渠道的用法,你的说服力一定会很强。
但不同人总归是有不同的。
比如:有人更理性,有人更感性;有人更倾向于合群,有人更倾向于特立独行。
因此,如果我们能根据不同人的特性,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说服方式,那你的说服效果就会更上一层楼了。
那针对不同人,应该分析哪些特征,采取什么针对性的说服方式呢?
我给你推荐两个最实用的分析方法:
  • 处理路径
  • 人际沟通风格

▼ 1、处理路径
人们在处理加工信息,得出结论时,有两种主要的信息处理路径,它们是中心处理路径和周边处理路径。
这两种处理路径的选择,跟一个人的参与动机和信息处理能力强相关。
1)参与动机的不同
某男和美女在法式餐厅约会。
美女点餐时,认真对照着菜品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并逐一跟服务员确认后,才点好了餐。
而男士几乎没看菜单,完全沉醉于美女的美貌中了,服务员问他点什么时,他敷衍地回了一句“跟她一样就行”。
这个场景中,美女怕胖,对点菜这件事很用心,采用的就是中心处理路径方式,她会综合考虑菜品的价格、口味、热量和脂肪含量,最终挑出最均衡的餐品。
而男士因为醉心于女士的美貌,对点菜这件事几乎毫无参与动机,采用的则是周边处理路径,也就是纯粹被女士点菜的这个线索触发而已,至于点的什么压根不关心。
2)信息处理能力不同
有人买房会搜集各类信息,深度思考,综合比较后才做出决策。
而有人买房时,单纯被中介宣传的一两个卖点激发下就买了,比如“龙华的深圳湾壹号”、“绝版公寓,不限购”。
这就是信息处理能力不同,造成的处理路径选择不同:
  • 擅长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的话,选择中央处理路径居多。
  • 理解力和技能知识不足,缺乏足够能力的话,选择周边处理路径居多。

所以,我们在面对说服对象时:
  • 如果对方参与动机足、信息处理能力足够,那就优选中心路径说服的方式,也就是理性推导、讲逻辑。
  • 如果对方参与动机不足,或者信息处理能力不足,那就优选周边路径说服的方式,也就是用暗示、情感打动的方式。

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广告,采用的都是周边路径说服的方式。
比如,元气森林的饮料以“零卡路里”的线索暗示你,这款饮料绿色健康,喝了不会胖。
▼ 2、人际沟通风格
除了处理路径的不同,另一个最值得关注的说服对象的特征,就是人际沟通风格。
559d7e29bbb9e6a11422aad535a3708d_1057x693.png
▲ 图、四种沟通风格
根据影响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说服对象的沟通风格,分为四类:干劲型、表达型、亲切型、分析型。
针对干劲型和分析型,我们说服时要以任务为导向,少谈感情,多谈事怎么做。
特别是针对分析型,最好拿出详细的数字,讲清楚分析过程;而对于干劲型,结果第一,给出明确的结论即可。
针对表达型和亲切型,我们说服时就不能以任务为导向,而要以人际为导向,先谈感情,再说事。
因为这两种类型更看重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甚至可以为了人际的和谐,降低对任务的要求。
除了处理路径和沟通风格的不同,不同人之间还有很多不同的其它特征,但就说服而言,掌握好这两类不同绝对够你用了。
04
说服者
说服内容、说服渠道、说服对象,都是针对被说服者的,要说服人,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说服者自身。
我20多岁,给客户做管理咨询项目时,虽然我是全权负责的项目经理,咨询成果和汇报PPT也都是我主导做的,但每到关键汇报节点,我都会尽量将我的老板请到客户现场来。
为什么呢?
因为我发现,同样的咨询成果和汇报内容,由我老板给客户董事长说出来,比我自己说出来,客户更信服。
客户的这个行为,我也很能理解。
毕竟,谁都会认为一位资历丰富的中年顾问(还是个领导)给出的咨询结论,一定会比一位小年轻给出的结论更靠谱。
eb99693313b5bf06d34dbf81371c7abd_1080x720.png
这个最主要的原理就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会让我们由相信或喜欢某个人的某个特征,进而扩展到相信这个人所说的一切,也就是“一好百好”。
这就是为何各类广告喜欢找明星代言,小公司招人喜欢大厂或知名企业离职员工的原因。
我们在被别人说服时,要注意避开这类光环效应,但在说服别人时,就可以刻意运用下光环效应。
比如,注重下自己的外表打扮,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或者专业;
积累个人口碑,降低说服对象对自己的的信任门槛;
打造出个人的IP,让更多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等。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要练好自己的内功,真正提高个人的专业度,这样讲出来的内容,就更容易说服人了。
05
小结
说服内容、说服渠道、说服对象和说服者,以上四个说服的因素,任一使用得好,你的说服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如果四个方面都面面俱到的话,除非是你想说服别人的事太过于离谱,否则你一定会无往而不利。
我在此静候你说服他人的佳音!
(内容来源:华为WeLink,2022.7.11)
车研会员,开心每一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