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研网CHEYAN.net 首页 资讯 整车厂 查看内容

借鉴经验和政策东风自主车企谋发展

2014-6-16 22: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72| 评论: 0|来自: 汽车工业信息网

摘要: 近期,自主品牌市场表现不佳,鼓励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信号,成为自主品牌未来发展的方向;自主品牌企业在核心技术上要加大研发投入,组团研发值得借鉴,突破固定模式,找到真正适合自主品牌车企发展的正确路径。

  自主品牌正在经历市场的严峻考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5月中国品牌(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16.0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5.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2.5%,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发展需要正能量

  曾是自主品牌销量和利润的代表企业——长城汽车,5月销量数据出现下滑,5月汽车总销量为51837辆,同比下降16%。长城汽车正在经历着高端车型哈弗H8失利和退出轿车市场的转型阵痛,“逆向研发”模式使得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重新受到考量。

  针对此次问题,主要原因可以理解为其所坚持的委外研发和产品中质中介策略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品牌向上需求。如果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实质就是长城汽车遇到了一个从量变向质变过程中的一个发展瓶颈问题,其实这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到如今确实不容易,在各方面领域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在自主品牌发展遇到危机的时刻,应该站在扶持的角度,给予更多的其正能量。

  自主品牌切莫陷入“模式”的怪圈

  对于自主品牌企业而言,并没有哪种被验证是完全正确的“模式”可以套用,对某种“模式”的过分追捧,反而会干扰到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甚至对于同一家企业来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需要相应的战略相匹配,墨守成规是最不聪明的做法。

  以吉利为例,一开始从低端产品起步大打价格战,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此后又启动战略转型,注重产品品质和安全,实现了从低端产品到中高端产品的跨越;近些年又把目光投向国际,连续收购澳大利亚DSI、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和英国锰铜,成功变身为国内唯一一家汽车跨国企业集团。可以预见的是,吉利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肯定还会经历战略思路上的调整,而吉利的经验就适合其他自主品牌效仿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原因很简单,在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序列中,有民营企业,有大型企业集团;有的像长城那样侧重以我为主的发展思路,有的像奇瑞那样尝试合资合作;有的像比亚迪那样主打新能源和科技概念,还有的像观致那样用国际化团队和思路打造自主品牌产品。

  自主品牌要借鉴一些成功经验,突破固定模式,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找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路径。

  组团研发值得借鉴

  前段时间,日本八大车企与政府和高校进行合作,开发新一代内燃机,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日本国内相互竞争的汽车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合作,推动整个行业发展。日本国内车企聚合在一起,“组团”研发,有着深刻的“居安思危”意识。

  日本车企的合作实际上是受到欧洲竞争对手的启发。不过,日本人比欧洲人做得规模更大,更有决心。

  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曾经缔造了该国的经济奇迹。长期以来,将行业、政府和学术研究机构的资源汇集在一起,一直是日本的策略,这些值得我国汽车业借鉴。首先,建议政府认清我国车企研发现状,为企业之间以及研究机构牵线搭桥,提供帮助。其次,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接连下降的今天,自主品牌更应该抱团取暖,在研发等领域充分合作。实际上,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经费并不低,但是研究过于分散。最后,建议高校结合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与车企之间进行更紧密的合作,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激烈的国际竞争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自主品牌正与外资品牌短兵相接,已经明显居于下风;如何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发展民族工业,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命运的问题,政府部门要组织好自主车企“抱团取暖”,协力攻坚和共享关键技术。

  政策利好助力自主品牌技术突围

  虽然市场局面严峻,但决策层对鼓励自主创新的决心并没有改变。前段时间,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汽车造型设计、样车试制和新能源联调试验,此次视察选择参观研发、设计包括新能源实验室等部门,这成为鼓励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信号,更为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自主品牌如果希望冲破合资的封锁,必须要摆脱低端、低质和低价的形象,快速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简单模仿的方式并不是自主品牌发展的长久之计。即使是站在“巨人”的肩头、整合全球资源集成开发,也必须有强有力的掌控能力,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给自足,才会避免受制于人。

  在核心技术领域突围,是自主品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集团化自主品牌由于前期的全产业链布局,反而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上汽能够成为自主创新的典型代表,与其近年来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不无关系。在整车技术上,上汽的新一代动力总成CUBE-TECH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车企真正走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前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两大核心技术层面实现了突围。

  显然,集团化自主品牌利用雄厚的资金实力,保证了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而其动辄数百亿元的投资也是其他车企无法比拟的,这种对核心技术的突破也正转化成为市场竞争力。长城、奇瑞等企业只能依赖滚动发展,从而实现在研发上的投入,其技术突围之路更显艰难。

  对自主研发和新能源汽车的定调,必然成为自主品牌未来的竞争机会,中央已经作出决定,公务车都要用国产车,这对自主品牌汽车是个机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预警,未来五年到十年将成为自主品牌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一定要坚守20%~30%的市场份额底线。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国家鼓励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自主品牌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突围,是抓住机会的关键。只有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缩小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和先进国家的差距,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才有保障,而这无疑需要政府部门组织科学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攻关一些重点难点项目。

"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