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研网CHEYAN.net 首页 资讯 零部件 查看内容

博世华域的“转向”之道

2024-8-16 08:51| 发布者: 老黄Charlin| 查看: 170| 评论: 0|原作者: 张雅慧|来自: 中国汽车报网

摘要: 作为第一家将液压转向系统引入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企业,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华域”)不仅是汽车转向行业多年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先锋。  近日,博世华域市场营销副总裁王 ...
作为第一家将液压转向系统引入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企业,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华域”)不仅是汽车转向行业多年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先锋。
  近日,博世华域市场营销副总裁王旭平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道出博世华域在转向行业过去30年的耕耘历程,也道出了博世华域对行业发展的思考与感悟。

  “变”带来发展

  “博世华域是国内一家成立较早的合资企业,51%投资来自博世,49%属于华域汽车,从1994年签署合资合同,到今年正好是博世华域成立30周年。”王旭平介绍说,如今博世华域在上海、烟台、武汉、南京建有研发中心和工厂,辐射全国,服务全国超过50家客户。同时,博世华域拥有“全球”和“自主”两大平台,为不同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产品包括转向管柱、齿条式转向机、冗余电动转向动力控制单元等,年销售近700万台套。
  “汽车市场变化太大了。”王旭平感慨道,“首先是产品和技术,过去30年转向系统经历了3次大变革,1996年博世华域将液压转向技术引入中国,开启中国汽车市场的液压转向时代;2008年,汽车转向系统从机械式向电动化转变,博世华域再一次将电动转向系统引入中国。”两次“第一”既源于博世华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也出于他们对市场的准确把握。
  进入新汽车时代,转向系统面临第3次更新换代。为顺应中国乘用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博世华域积极推进线控转向新技术开发。
  据介绍,线控转向最大优势在于,去掉机械连接轴后,可更好实现软件化、程序化,实现用户化定义,不仅留给整车企业更大扩展空间,还可以更自由定义转向角度。
  用户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快。如今用户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他们对新技术、新体验的不断追求,对供应商自主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王旭平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最早我们做了一辆样车,供全球不同整车企业用户体验线控驾驶,但却发现,不同用户对于新技术的体验完全不同,同样驾驶条件下,一些客户反馈路面振动完全被隔绝,无法传到车内,驾驶过程缺少动态感。但也有一些客户表示路感隔绝不到位,认为抖动还是太明显,他们希望有更安静的驾驶触感。”看似同样的话语,却体现了完全不同的意思,王旭平认为这是能够理解的,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地区的用户驾驶体验都有区别,这也为博世华域提供了更多灵感,对一套系统做不同程度的调校方案,是他们如今和整车企业密切沟通的重点课题,而完全解耦的线控转向方案也为适配不同的调校方案提供了底层支撑。
  相较于全球市场,中国市场更有特色。王旭平坦言,通常每个国家的汽车市场都会有自己的需求特色,例如在日本市场,由于车辆自重较轻,对EPSc(管柱式电动转向系统)需求更大。而欧美市场车型偏大,对ER(齿条式转向系统)需求会更多一些。中国幅员辽阔,车型类别众多,既有高端需求,也有中低端需求,因此“鱼与熊掌”都要兼得。本土整车企业随着电动化快速发展,对于适应中国市场车辆的需求定义更加明确。
  “汽车产业在变化,我们最早是跟随者,学习、模仿欧美车企领先技术,再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现在中国汽车市场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就要靠自己主动思考、摸索创造,博世华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出全新的线控转向,对关键技术实现自主掌握。”王旭平说。
  由本土团队全栈软硬件自研的转向系统产品已全面覆盖L1~L4级车型,并对全冗余转向、线控转向、支持底盘域融合转向、后轮转向四大转向产品以及48V低压电子电气架构都进行了产品规划。面对未来发展方向,博世华域已做足充分储备,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变”的是初衷

  面对乘用车转向系统的不断进化,王旭平告诉记者:“太快了!无论是整个市场发展趋势,还是客户需求,产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投入市场速度越来越快,这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用户对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汽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成本压力不出意外也传导到了零部件供应商。
  在王旭平看来,这些挑战不仅是转向企业需要面对的,其他零部件企业同样面临这些压力。尽管市场在变、行业在变、用户在变,对博世华域而言,“以不变应万变”是直面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的关键。
  第一个不变的是对质量的追求。王旭平指出每个产品都有几个发展阶段,在技术导入阶段,重点可能在对技术先进性的追求上,随着技术完善和市场饱和,大家对经济性的追求则可能成为新的重点,但对博世华域而言,无论在哪个阶段,对质量的追求都是不变的。
  第二,对客户需求响应是不变的。博世华域承担的角色,不仅仅是供应商,更是整车企业的合作伙伴,核心在于配合客户、服务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质量上、功能需求上为客户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我们清晰地看到如今底盘智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并没有因此就放弃传统转向产品客户的服务,未来也依旧会为这部分客户不断提供优质产品。”王旭平说。
  为了平衡“变”与“不变”,博世华域积极探索新的生产工艺与管理方式。博世华域所有生产都以质量为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引入了VAVE理念(通过设计优化带来的价值优化),一是优化设计,在设计环节实现保障;二是优化工艺,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大幅削减生产成本;三是优化供应链,博世华域率先布局芯片国产化战略,与供应商共同开发芯片,更好为客户提供安全、稳定的供应链长期解决方案。
  “供应链稳定性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强,考虑到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为了减少供应链成本,我们实现了本土供应替代,大大降低采购成本。”王旭平表示正是从这三方面入手,多年来博世华域在降本方面成效显著。

  实用主义的发展哲学

  深刻了解市场才能敏锐洞察,扎根中国30年,让博世华域能在变化之中,把握新机遇,赢得发展主动权。
  在王旭平看来,转向系统的持续演进是大势所趋。尽管电动化、智能化、软件化赋予了转向系统更丰富的发展形态,但这并不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而是在液压转向、电动转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理论上讲,线控转向是自由度更高的电动转向机,没有前期机械、电子软件的积累,很难一步迈到现在,尤其是在软件方面的开发。”王旭平指出,转向系统作为底盘里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在从“1到100”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无限可能。以往转向系统只负责左右方向的控制,但未来车辆的左右、前后、上下方向将实现6个维度联动。“举个例子,目前的ESP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靠制动实现整车稳定,但如果左右、前后方向能联动起来,整车在打滑或者过度转向时,我们就可以在制动的同时用转向纠偏,保障制动过程的稳定性,尤其是雨天路滑、需要紧急刹车的时候,这一技术将大大提高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我们认为这是发展趋势。”
  对于新路径的探索,博世华域拥有充分实力,但同样重要的是,他们保持了理性思考,这一点从烟台工厂新生产线就得以窥见。博世华域转向系统(烟台)有限公司副厂长侯晓峰表示,该工厂全面采用柔性生产线,可改造、可复用,线控产线大部分是基于现有零件产线的复用,没有引入太多全新设计,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产品底层技术保持较高一致性;另一方面,产线复用可大大节省生产成本,在新技术、新产品还没有达到可观市场规模时,并不会冒进扩大生产,利用现有产线足矣。博世华域这样做的原因是基于对市场发展的理性判断。
  王旭平对记者表示,博世华域是一家非常注重实用且理性的企业,对于任何投入和开发都坚持做中长期规划,再分步实施。市场变化大,不仅是技术方向,还有整车企业布局,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未来发展方向。有些很好的技术,可能短期内不一定被应用,而有些原本不被看好的技术,却被广泛应用。他认为作为一家合资企业,在中国生存下去,柔性、弹性和计划性并不冲突,甚至同样重要,企业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并具备分步实施的灵活性,两者缺一不可。
  对技术的研发和储备要走在前列,但对市场投入和产品布局要谨慎,尤其是在当前整个汽车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平衡创新与生产是所有企业都要做好的课题。
  在走访工厂及与王旭平深入交流过程中,记者发现,博世华域是一家很接地气的合资企业。
  正如侯俊峰所说“没有效率的创造就是在作秀。”实用和效率正是博世华域发展的关键词。
  对此,王旭平表示,因为尝到了实用的甜头,所以博世华域才始终坚守这条路线。他举例说:“疫情期间,武汉工厂已建设完成,为了不耽误供货,我们每天派1名员工去工厂值班,只需要1个人就让工厂运转效率达到50%~70%,实现这样的工作效率,体现了实用和效率的价值。”
  在被问到如何赋能整车企业时,王旭平表示,博世华域与整车企业的关系一直是互相成就、双向奔赴。首先要做好自己,对转向系统的发展有自己的判断。其次博世华域会倾听来自客户的声音,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供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一家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博世华域面向的客户既有本土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当然也有海外品牌,这会带来许多挑战,但这也是优势。王旭平坚定表示,客户的多样性决定了博世华域的视野更开阔、格局更大,博世华域的站位是面向全球,继续以实用主义态度为更多整车企业创造价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