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数月的多轮艰难谈判,日本和美国终于就关税议题达成一致意见。 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与日本就关税谈判达成协议,对日本的对等关税为15%,而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方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特朗普还表示,日本承诺将开放大米、汽车等市场。特朗普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贸易协议之一”,将为美国创造数10万个工作岗位。 特朗普政府原计划自8月1日起对来自日本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对等关税,而今降至15%,在目前美国公布的对等关税新税率中属于较低的水平。其中,汽车方面,美国将对来自日本的汽车加征12.5%的关税,加上此前2.5%(乘用车)的基础关税税率,合计为15%;汽车零部件的总关税同样调整为15%。钢铁、铝的关税则维持现行的50%。 消息公布后,日本汽车股应声大涨,底特律三大车企则对该协议提出批评。 汽车关税一直是日美关税问题谈判的焦点所在。此前美国对进口乘用车征收2.5%的关税,对卡车征收25%的关税。自今年4月3日起,美国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这样一来,乘用车和卡车的关税分别飙升至27.5%和50%。对此,日本一再要求美方降低对日本汽车的关税,但特朗普坚持不松口。 日本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因贸易逆差、汇率和汽车市场准入等存在贸易摩擦。尤其是汽车,美国是日本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约137万辆,占到总出口量的3成以上。同时,日本汽车在美国的销量也很可观,据MarkLines调研公司的数据,2024年美国汽车销量约为1600万辆,其中丰田、本田等日本厂商占据近4成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在日本汽车市场,本土车企长期占据9成以上市场份额,外国品牌只能在进口车领域彰显存在感,但也是以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德系品牌更受青睐,通用汽车、福特销量寥寥,只有Stellantis集团旗下的Jeep品牌表现相对好一些。以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为例,根据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JAIA)的统计,进口Jeep品牌汽车销量为9721辆;通用汽车旗下雪佛兰品牌为518辆,凯迪拉克品牌为468辆,GMC品牌为23辆,别克品牌为7辆。至于福特品牌,则为220辆。 这样的贸易逆差,自然令美国车企及美国政府不满。事实上,2016年初,福特宣布彻底退出日本市场时,时任福特发言人尼尔·麦卡锡曾批评日本汽车市场过于“封闭”,他当时表示:“日本是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中,汽车市场最封闭的国家。” 特朗普也多次批评这一现象。就在今年6月底,特朗普在美国一档电视节目上表示:“日本不进口美国汽车,但美国进口了数百万辆日本汽车,这不公平。我们已经向日本说明了这一点,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而今,双方都做出了让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7月23日的直播记者会上称,与美国就向日本进口商品征收15%关税达成一致。其中,汽车方面,美国对来自日本的汽车所加征的关税由25%砍半至12.5%,再加上原有的2.5%基础关税,总关税达到15%。作为回报,日本企业将在半导体、钢铁、造船、能源、汽车等领域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需要在大米、汽车等领域开放本国市场,包括增加从美国进口大米的比例。 长舒一口气 日本车企继续在美扩张 可以看出,日本通过承诺在美大举投资以及开放本土市场,换取了美方“网开一面”。对此,高盛分析师汤泽幸太、河本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日本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将汽车进口关税从27.5%降至15%,使日本七大车企(丰田、本田、日产、斯巴鲁、三菱、铃木、马自达)受到的关税负面影响从3.47万亿日元降至1.89万亿日元,即关税负担减少了约1.6万亿日元。分析师还称,这7家车企还可以通过提价和节省成本的方式来进一步抵消关税的影响。 股市方面,自今年3月特朗普宣布要加征汽车关税以来,上述7家车企的股价一直呈下跌趋势。而今,日本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日本股市大涨。7月23日,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TOPIX)收盘创下历史新高,日经225指数暴涨近1400点。其中,丰田股价一度飙升超15%,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股价也同步拉升。 对于此次达成的关税协议,日本政府自评道:“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取得了有利成果。”《日本经济新闻》也评论道:“尽管15%的税率仍偏高,但日本政府认为,结合日元贬值的现状,足以抵消关税带来的冲击”。与2~3年前相比,如今日元兑美元汇率已贬值约20%。 关税下调,无疑将为日本车企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多家日本车企也已决定在美继续扩张。例如,今年2月,五十铃宣布,将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新建工厂,计划2027年投入运营。据五十铃方面预计,到2030年,该工厂将雇用超700名员工,产能约5万辆。今年4月,丰田宣布,将向其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工厂追加投资8800万美元,用于生产混合动力车的关键部件——混合动力驱动桥,预计2026年底投产,未来用于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车型。 另外,对于15%的关税税率,日本汽车行业既有“认可政府谈判成果”的声音,也有观点认为“税率依然处于高位,行业处境严峻”。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片山正则发表评论称:“期望日本政府继续与美国开展包括进一步降低关税在内的前瞻性对话,同时迫切希望政府出台支持供应链、刺激国内需求等旨在维持日本汽车产业的永久性措施。” 关税比外国车企更高 美国车企感到“很受伤” 日美达成关税协议引发广泛关注。相比日本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松了一口气,美国车企对此明显不太满意。7月22日,代表底特律三大车企的组织——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AAPC)对于日美达成的贸易协议表示担忧,理由是该协议将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关税降至15%;与此同时,美国对北美贸易伙伴,即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汽车关税仍维持在25%以上。 由于北美汽车产业链高度融合,底特律三大车企均在墨西哥、加拿大建有工厂。来自墨西哥、加拿大的汽车,通常含有美国产零部件的比例也较高。相比之下,来自日本的进口车几乎没有美国产零部件。这意味着,“美国制造”比重更高的汽车,反而要缴纳更高的关税。 “我们需要审视协议的所有细节,但这项协议对几乎不含美国零部件的日本汽车征收更低关税,显然是有问题的。”AAPC主席马特·布朗特表示,“任何协议,若对几乎不含美国零部件的日本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低于对美国零部件含量高的北美制造汽车征收的关税,那对美国工业和美国汽车工人而言,都是一项糟糕的协议。”此前,AAPC就曾对美英贸易协议提出过批评,认为这将损害美国汽车产业的利益。根据该协议,英国车企每年可在10%的关税下向美国出口10万辆汽车,几乎覆盖英国去年全年对美汽车出口量。 美国iSeeCars汽车咨询机构分析师卡尔·布劳尔认为:“与其他外国汽车制造商相比,这项协议为日本提供了短期的运营成本优势。” 白宫方面表示,这项与日本的框架协议将废除阻碍美国汽车在日本销售的法规,届时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可直接运往日本并顺利上市。不过,布朗特指出,包括美国、欧洲和韩国在内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在日本市场仅占6%的份额,这让人怀疑特朗普政府所说的日本将“开放市场”,是否能够兑现。 虽然特朗普批评日本的汽车安全标准是非关税壁垒,但这并不是美系车在日本销量不佳的根本原因。据JAIA发布的数据,2024年日本市场的美国进口车销量约为1.67万辆,相比1996年的峰值减少了80%以上;在日本新车销量中占比仅为0.4%,在进口车中的销量比重也不到10%。《日本经济新闻》指出:“美国车以左舵居多,再加上车身大、油耗高,并不符合日本消费者的口味。” 值得注意的是,美日贸易协议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谈判模板,但也加大了其在“关税大限”前达成协议的压力。目前,欧盟与韩国均在加快谈判步伐,汽车关税也一直是欧盟、韩国与美国谈判的主要症结所在。美国汽车制造商还担忧,美日贸易协议让其他国家看到了希望,即存在降低汽车关税的可能性和空间,这将继续损害美国国内汽车产业的利益。在美日贸易协议达成后,不仅丰田和本田等日本车企的股价飙升,就连现代汽车、大众等韩国和欧洲汽车制造商的股价也随之上涨。 (内容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张冬梅,2025.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