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研网CHEYAN.net 首页 资讯 行业动态 查看内容

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发布,构建用户导向新标准

15 0 2025-6-30 09:17 发布者: 茶林黄Charlin 原作者: 王金玉中国汽车报网

20万元的车舒适度超越劳斯莱斯,30万元的车动力性能堪比迈巴赫……这样越级的类比已经成为很多新车上市宣传时的标语。事实上,这样“自说自话”的类比并没有科学的数据依据,如何用具象化的数值定义汽车的人机关系与 ...
 20万元的车舒适度超越劳斯莱斯,30万元的车动力性能堪比迈巴赫……这样越级的类比已经成为很多新车上市宣传时的标语。事实上,这样“自说自话”的类比并没有科学的数据依据,如何用具象化的数值定义汽车的人机关系与用户体验,成为汽车新体验重构的重要内容。6月27日举行的2025年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专题会议上,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汽车人因与工效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创造学会人因工程与产业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用户体验创新联合体联合发布“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提出以“五感六觉”为核心框架,深度融合人群趋势、技术变革与场景创新,构建覆盖产品参数、生理感知与情感体验的汽车新体验评价体系,推动智能汽车从“功能驱动”向“体验驱动”跃迁,重新定义未来汽车与人之间的关系。

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发布

在技术迭代与用户需求多元化的今天,用户体验设计已突破单一学科的边界,成为融合心理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领域的协同战场。2022年8月成立的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汽车人因与工效学专业委员会,是专业从事汽车行业人因研究和用户体验量化研究的平台,以“搭建跨学科领域研发平台,推动用户体验客观量化和提升”为目标,专注于汽车用户体验方法论研究、指标体系搭建、数据库建设和产品体验卖点挖掘,让汽车产品更符合新型人机关系与用户体验,并提出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希望通过专业的数据量化用户体验,深化人因应用,引领汽车人性化革命。

会上,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汽车人因与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靖发布“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提出以“五感六觉”为核心框架,深度融合人群趋势、技术变革与场景创新,构建覆盖产品参数、生理感知与情感体验的汽车新体验评价体系,推动智能汽车从“功能驱动”向“体验驱动”跃迁,重新定义未来汽车与人之间的关系。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的使用体验正在不断被刷新。而车商在向消费者、市场传递新体验概念时却往往“自说自话”,缺乏客观、统一、用户真正感知的价值衡量标准。这导致消费者难以横向对比,行业创新方向也易陷入主观判断。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汽车人因与工效学专业委员会推出“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研究团队立足用户真实感知,依托14万+真实场景数据库,聚焦用户高频使用和高感知价值的核心场景。首创性地构建一套基于用户的、多维度体验评价体系。该体系从“五感六觉”的维度出发,深度解析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真实体验需求与满意度,为汽车产品的体验设计、优化与评价提供科学、量化、用户认可的基准。

“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的发布,标志着汽车产业从“硬件竞赛”转向“软实力比拼”的关键一步。通过技术革新、场景深耕与标准共建,引领汽车体验革命,为用户创造更安全、舒适、个性化的出行未来。

优先聚焦新豪华、新舒享

据了解,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优先聚焦新豪华、新舒享体验评价体系,用专业的评价体系引导市场征求认知“新豪华、新舒享”。其中,新豪华体验评价体系旨在定义高端品质与感官愉悦的标杆。基于用户对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多维度感知,系统化构建评价框架。重点覆盖屏幕显示品质、座舱豪华氛围营造、灯光设计格调、NVH静音性表现、音响系统效果、按键/旋钮触感精度、方向盘握持质感、座椅支撑与包裹性、以及香氛系统调性等塑造高端感知与细节品质的关键载体。通过对这些载体的精细化指标评价,核心目标在于将用户对豪华感与精致度的主观体验转化为可量化参数,建立衡量高端产品体验的科学基准。

新舒享体验评价体系则专注于打造日常驾乘的极致放松与无压力体验。聚焦屏幕显示清晰度与交互便捷性、座舱环境亲和感与空间舒适度、音响系统舒缓度、车机系统易用性与运行流畅度、座椅长途支撑性与放松调节能力、以及车内气味舒适度与空气清新感等影响日常使用便利性与身心放松度的核心载体。通过对这些载体的精细化指标评价,核心目标在于将用户对舒适性与易用性的主观感受转化为可量化参数,建立科学、统一的日常舒适体验评价基准。

杨靖强调,共建是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的重要内容,希望更多行业伙伴能加入“新体验” 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应用行列,推动行业用户体验评价规范化、透明化。同时,该计划还将开放测试资源与技术平台,为行业伙伴提供指标测试、能力建设支持。“希望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可以更好的驱动汽车产品体验创新升级,引领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共建 引领汽车体验革命

“在创新浪潮下,汽车已超越交通工具,成为融合科技的移动智能空间,用户体验是核心价值。”中国创造学会第六届副理事长、第七届常务理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殷业表示,中国创造学会高度赞赏并支持“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认可其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期待通过会议凝聚共识,推动设计创新与科技融合,共创卓越汽车未来,助力产业升级和人民美好出行。

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秘书长李勃在致辞则强调:“在产业转型期,用户体验是融合多学科的系统工程。” 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高度认同汽车新体验重构计划聚焦“人因工程”重塑体验标准,并积极联合推动建立科学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促进行业深度融合人因工程与新技术,呼吁企业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创造学会人因工程与产业创新委员会主任委员林燕丹提出,在汽车“新四化”变革中,照明技术作为人车交互载体作用关键,已从单纯照明发展为集安全、交互、氛围营造于一体的智能系统。强调人因工程与人因光学高度契合,智能光环境系统可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安全。在智能座舱中,动态光环境能调节情绪,创造沉浸式体验。“期待与行业共创,探索光技术在安全、交互、舒适座舱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据了解,汽车新体验评价体系汇聚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权威专家,以及赛力斯、长安、东风等领先车企代表,共同研讨与搭建。该体系现面向行业发出共建邀请,旨在联合更广泛的力量,推动以体验为中心的产品开发成为行业共识,引领产业迈向以人为中心的新时代。作为汽车人因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汽车人因与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将广泛联合行业专家、车企代表及技术领袖,聚力重塑汽车“新体验”,加速构建体验参数化体系,深化汽车行业创新与人因技术应用,共同引领新能源车的“人性化革命”。

(内容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王金玉,2025.7.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相关阅读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